创新创业思维虚拟教研室于7月1日在线上成功举办了以“双创教育中的思创融合与专创融合”为主题的分享会,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李之鹏老师和艺术学院的曲艺老师分别就思创融合与专创融合进行了深入分享,为学院创新创业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思路。
李之鹏老师以创新创业价值观、方法论为引入点,围绕创新创业思维课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以及创新创业项目(竞赛)三个方面进行了思创融合的探讨。李老师系统介绍了创新思维、问题思维、价值思维三个方面的课程思政的融入点,把对需求的挖掘、价值的定义等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联系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的需求挖掘能力、价值定义与感知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在创新创业实践方面,李老师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课程项目的实施情况。该课程项目立足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和要求,以项目化手段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深化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增强学生对国情、社情、民情的关注了解,提高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学生选题既契合党和国家战略导向,又聚焦具体现实问题,体现了思创融合的实践价值。
曲艺老师则聚焦于艺术学院的专创融合实践,以“艺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思创融合’与‘专创融合’”为题,着重分享了钢琴专业和艺术设计专业的专创融合点。在专创融合实践中,本学期课程的重点放在了对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对工匠精神的实践,尝试引导学生发觉自身的专业优势及独有的资源,以期可以进行根植于专业需求的创新创业训练。此外,曲老师强调了设计思维与市场需求的对接,在进行双创课程的授课设计时,先根据学生的学科特点,寻找专业核心能力与双创思维的结合点,再以其为中心,调整授课环节的案例分析及实践环节的任务引导。通过一轮一轮的理论强调及实践锻炼,促使学生养成新的思维习惯,学会用双创思维方式去思考、解决专业问题,并初步树立创业意识。此外,课程还注重将思政元素融入专创融合教育中,通过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绽放艺术风采,激发强国力量,引导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老师们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分享对思创融合与专创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与认识,也为今后的创新创业学习与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与方法。学院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思创融合与专创融合的深度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